品茶蛰 普洱茶 传承经典 再现辉煌|瓷丝绸之路3354海峡两岸茶具交流论坛成功举办

传承经典 再现辉煌|瓷丝绸之路3354海峡两岸茶具交流论坛成功举办

10月11日,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

标题:传承经典,再现辉煌 | 瓷语丝路——两岸茶器交流论坛圆满举行

10月11日,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业博览会暨2018首届丝绸之路陕西茶文化节隆重开幕。13日,海峡两岸茶具交流论坛成功举办。从唐朝开始,陶瓷以丝绸为特产远销国外。随着新东方航线的发现,陶瓷在明代漂洋过海向西发展,在清代达到顶峰。陶瓷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曾经征服了世界。今天,我们回到了Xi,丝绸之路的起点,3354。先说说曾经的瓷器王国是如何传承经典,在今天重现辉煌的。本次论坛由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陕西省富平陶瓷村、深圳市华聚辰实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铜川市官塘陶瓷有限公司、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杰、耀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若鹏、台式天目-藏天目领军人物、元山窑主人蒋友庭、台湾省岩壶创始人顾传子、许福乐国际陶瓷博物馆集团董事、陕西省电影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王淼应邀担任论坛对话主持人。 与此同时,台湾省民族工艺中心营销组组长蔡体志,铜川市关唐。深圳市华聚辰实业有限公司西北区项目总监胡燕女士致辞。来自海峡两岸的丝路文化专家和著名茶具大师在台上对话,就茶具的丝路文化、工艺传承、创新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江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杰分享了丝绸之路上的茶具以及唐宋茶具审美元素的差异。唐代的器皿大致分为石、瓷、铜、铁、铅、锌、陶。器物在唐代的定位是皇室用最好的金银器皿,然后是贵族用的石头,然后是瓷器,其他材质很少用于茶具。随着人们喝茶习惯的改变,所用的茶具也随之改变。出现在唐朝的创新乐器在宋朝被发扬光大。最后,姜主任引用了日本茶学家的《茶之书》“茶是亚洲礼仪之邦”的说法,进一步表达了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茶叶和瓷器都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出口商品,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由于中国茶叶的传播和出口,瓷器得以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蒋友庭桌面天目——藏天目教主蒋友庭老师,元山窑主,分享了天目、藏天目、烧艺的理念,首先指出了天目与建盏的区别。宋代中国烧制的铁釉统称为黑釉系,即天目。建盏是黑釉体系中的本土天目,强调天目在中国有根。老师还特别介绍了西藏天目的特色烧法,就是黑釉。黑色把所有的颜色都藏在里面,其他颜色只要玩得好,用得好,都可以显示出来。阐述了击发的稳定性和击发变化的神秘性,想象了21世纪新世界的概念,认为一个概念的转折就是一个新的开始。许富乐国际陶瓷博物馆群策展人许馆长分享了他作为本土企业家近20年的茶具国际文化交流经验,在做生意的同时做好文化的投资。世界上最大的陶瓷艺术博物馆群不是轻易建成的。近年来在国际国内交流中崭露头角,成为吸引世界各地陶瓷艺术家的文化中心。耀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孙若鹏中国陶瓷大师孙若鹏从文艺工作者成为陶瓷大师的经历令人惊叹。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陶瓷大师,参加了第十四届欧洲(土耳其)国际文化艺术节。在论坛上,孙分享了他走向国际传播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他对耀州窑的关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窑的商业和文化方面有待提高。孙先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陕西耀州窑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把耀州窑打造成陕西的一张名片。耀州窑的辉煌再现指日可待。台湾省岩矿壶创始人顾传子,从茶人成为制壶专家。出于对茶的热爱,他下大力气学习制茶。在泡茶和喝茶的时候,他发现不同材质的茶壶做出来的茶汤是不一样的,于是他开始研究茶具的制壶工艺和材质。古川子老师在论坛中详细讲解了什么是岩矿,以及不同的岩矿作为茶具使用时对茶汤口感的影响。好奇心驱使他一步步深入茶和茶具的世界。十年间,他不断尝试各种岩矿配比和烧制技术,成为今天台湾省岩矿锅之父。王淼,陕西省电影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最后,王淼先生为本次论坛做了总结,并给出了现场茶友选购器皿的三点建议:一、矿物原料;第二是劳动,最好是纯手工的传统工艺,也可以结合创新;第三是风格,不仅是风格,还有作者。只有具备以上三点,才能保证质量。泡一杯好茶,享受好茶生活,缺一不可。至此,一场茶具美学与茶具文化交流的盛会落幕。2018年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业博览会暨首届丝绸之路陕西茶文化节也于今日圆满落幕。明年再聚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225207.html

作者: 茶仙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2-6662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pin@pinchazh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